前不久,我因为暴饮暴食,饮食无规律,导致春节假期结束后立刻就病倒了……发烧、呕吐、胃疼,折腾了好几天。平时无辣不欢的我,每日只能以小米粥“艰难”度日。老话常说“能吃是福”,病倒的那一瞬间,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。
所以吃饭这件“日常小事”,并没有看起来那么“小而简单”!因此,小编特意邀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胡利军,为各位粑粑麻麻仔细讲讲“吃的好与不好”的问题!
人们常说的“积食”,是什么……
它是中医的一个病证——“积食郁热”
老百姓称其为“食火”
是指乳食过量,使其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。
简单而言,就是宝宝吃太多!
超过了脾胃消化吸收的最大限度,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,损伤脾胃的功能,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,因而形成积食。
那么,你怎么知道宝宝积食了呢?
1、食欲
孩子表现出厌食,饭入口后久含不呑,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,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,胃不能受纳了。
2、舌苔
这个很简单,很多家长也都知道,积食的宝宝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 (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)——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。
3、嘴唇
有的孩子积食,食物积滞化热,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,像涂了口红,此时要怀疑积食化热了。
4、口腔气味
积食的宝宝通常口腔会有异味,堆积在体内的食物会造成肠胃失控,食物不能较好地消化,就会发酸,产生难闻的酸腐味儿。
5、手掌心温度
积食的宝宝,往往容易手心发热,甚至出汗,而手背不热,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。这种宝宝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,通常还伴有胃热。
6、腹痛
有的孩子经常喊肚子疼或不舒服,并且还没喂食时,一摸他的肚子就是胀胀的,这样多半是积食了。
7、睡眠
积食的宝宝,睡觉的时候往往喜欢趴着睡,而且多伴有夜里睡觉不踏实的情况。如果孩子饮食规律、身体健康,那么睡眠应该是比较安稳的。而孩子一旦积食,睡眠就变得不安稳,可能会手脚乱舞、牙关紧咬、不断翻身。
8、大便
大便溏薄酸臭,或夹有乳食残渣,或者便秘。
积食对身体的影响
NO.1 发热
积食导致的发热叫“积热”,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,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,热蒸于内,孩子体温就上去了。这类孩子大多面黄、腹胀、吐泻、乳食不化、大便酸臭异常。
NO.2 咳嗽
积食会导致咳嗽,也就是中医上说的“食咳”。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积食过久,脾胃虚弱,日久就容易生痰,导致咳嗽不止。所以说,看那些食咳的小儿,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,比如说肚子胀、不爱吃饭、嗳腐、口臭、手足心热、大便干结或便秘,舌质偏红、舌苔厚腻等。
NO.3 睡眠不安
《素问·逆调论》中说: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。食滞于中→气滞不行→胀满、腹痛→不眠不安。另外,还会积滞化热→内扰心脾→惊啼不止。
NO.4 影响发育
食积日久,容易导致脾虚,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虚易造成小儿营养不良,影响生长发育,使宝宝体形消瘦,多汗乏力,身材矮小。
你一定想知道
到底应该如何有效治疗“积食”
内治&外治
内治 (常见药物治疗)
内热重者(表现为嘴唇红、睡觉烦躁、舌苔厚等):适合健儿清解液、小儿清热宁等,帮助消积、清热。
咳嗽者: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。
呕吐者:适合妈咪爱、小儿化食丸等。
大便干:适合王氏保赤丸等,帮助消积、化滞。
外治
掐揉四横纹
四缝穴每只手只有4个,因它位于掌心朝上,从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指尖朝下数,第二个关节的横纹中央,故称“四缝”。揉搓这8个穴位时,要有一定的力度。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,食中指在下,沿着孩子的小手指,一直揉捏到食指,每个穴位揉40次左右。
揉板门穴
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,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,每天1次,每次50下。
摩腹
从中医上讲,经过肚子的是脾经、肝经和肾经,通过摩腹可以达到调节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的作用,让身体里的“痰、水、湿、淤”的集聚自行散开。
把四个手指并拢,放在宝宝的肚子上。然后轻轻盘旋状揉动,顺时针 (或逆时针)100次。顺揉为清,逆揉为补。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,说明出现了肠鸣音,或者孩子在排气,家长不用紧张,这是正常现象。
捏脊
让宝宝趴在床上,可脱去上衣,露出背部,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,用两手拇指、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,将皮肤轻轻捏起,慢慢地向前捏拿,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,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,捏第三次时,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。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。
FOOD&COOK
孩子吃饭要定时定量,三餐饮食中不要太油腻。凉拌、蒸炒的烹饪方法是比较健康的。
避免吃油炸食物,忌食胀气不消化的食物,如干豆类各种杂豆、黄豆、红豆、绿豆等,还有洋葱土豆薯类以及甜食都应当适当的控制,以免影响胃的运化,而加重积食症状。
避免坚硬油腻的食物,这些食物不利于宝宝胃肠。选择容易消化的米粥、面汤等多喝水。
忌过凉、过烫的食物,因为过烫的食物容易刺激或者烫伤宝宝的胃粘膜,而过冷的食物像冰淇淋、冰的饮料会导致胃粘膜收缩不利于宝宝消化吸收。
食疗推荐
吃点好的很有必要
鸡内金粥
鸡内金就是鸡胗里头那层黄膜,自己在家吃鸡的时候,可以把鸡内金取下来,晾干,焙干,然后擀成粉,也可以直接到药店买成品的鸡内金。炒鸡内金让孩子吃,有化淤消积的作用,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。
主要用于:食欲不振,面色无华,乏力,大便多不成形。
配方:大米50g,山药30g,薏米30g,鸡内金10g,大枣3~5枚,熬粥食用。
山楂粥
山楂具有消食化积、行气散淤等功效,山楂对于消化油腻肉食的积滞具有较好的功效。
主要用于:食欲不振,口干喜饮,口唇发干,大便偏干。
配方:大米50g,山药30g,百合20g,山楂10g,冰糖适量,熬粥食用。
用麦芽、栀子煲水给孩子喝
其中栀子清心除烦,麦芽,消食导滞,连翘善清食滞之热而止呕吐,用量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而定,例如1岁以下的宝宝,麦芽、栀子、连翘各6克,一到三岁的孩子可以各用9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