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到,当妈的该给孩子吃点啥?
7月7日是今年的小暑。
“小”代表天气还并不十分炎热,
但是人体也会开始因为温度的升高,开始感到不适。
尤其是小孩子,活动量大,容易出汗,
水分流失多,也容易因为天热而失去胃口,
所以这个时候妈咪们要适当给宝宝吃点酸,有助消暑开胃。
小暑节气育儿重点:消暑纳凉、防止寒气入侵
小暑节气,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说法,
小暑以后,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,
人体出汗多,消耗大,所以中医养生强调
小暑节气要注意补充体力,解热防暑。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
就是在形容夏季闷热潮湿的气候。
很多人一到夏季,体力就有所下降,
常常是“无病三分虚”,出现精神疲惫、
食欲不振、口苦苔腻、胸腹胀闷、体重减轻等征象。
尤其是体质差的老人或小孩,
由于机体器官适应能力不强,
每至盛夏大暑,往往会增添新病或使旧疾复发。
这个季节养好脾胃,到了秋季高送爽的季节,
宝宝才能更好地把吃进去的食物消
化吸收并运化到身体内部。
所以,这一时期育儿的重点应该是在
消暑纳凉的同时防止寒气和湿气入侵。
暑湿从皮肤毛发进入宝宝身体的时候,
一般孩子可见发热较高,伴有头痛,身重体倦,
肢体酸痛,脘痞胸闷等症状。若暑湿从口鼻而入,
则见高热,吐泻,口渴,心烦等胃肠症状。
暑热天宝宝饮食建议:
夏季小宝宝的消化功能会减弱,
食量会有所减少,
这是正常的(俗称苦夏),
不要强迫孩子按以前的量吃,
那会破坏孩子的消化功能,
会使孩子积食,甚至腹泻。
其实,到了夏天大人也不爱吃饭,孩子和大人一样的。
体重增长不理想不要着急、
天气凉爽下来会有个补长的过程。
这点妈妈们要理解!
孩子夏季活动量大,空间也大,
吃的生冷食物也比较多(黄瓜、西红柿等),
1岁以上的孩子应定期适当吃驱虫食物,例如南瓜籽仁。
大吉育儿提醒:
不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吃冷饮,
因为冰激凌等冷饮是披着冰衣的“火球”,
所含的高热量往往是暑热的帮凶,
量过大可能会有两种结果:
一是转化为体内脂肪,这是较常见的一种途径;
二是以病态方式将这些多余的能量排解出去,
这种病态可能就会表现为发炎,
最常见的是扁桃体炎、咽喉炎、支气管炎等。
夏季宝宝少不了的酸味食物
小暑之后,就开始了民间所说的三伏天。
从小暑开始,大家开始进食各种清凉消暑的食品。
对于孩子们来说,炎日的夏天容易出汗,
食欲不振,四肢乏力,脾胃功能降低。
所以这个时候要让孩子吃些酸味食物。
酸味食物可以敛汗止泻、祛暑,
预防小朋友们因为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,
又能生津解渴、健胃消食。
因此,夏季应当吃些酸味食物,
例如番茄、柠檬、草莓、山楂、菠萝、猕猴桃等。
如果孩子们食欲不振,可以将这些食材入菜,更加开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