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 > 正文

“富养女”已经过时,真正的“奢侈品”也许让你意想不到

发布时间:2016-07-13

大吉育儿丨“女孩富养”已经过时,真正的“奢侈品”也许让你意想不到

很多家长坚信,只有从小就让女孩子过奢华的生活,弹钢琴、看画展、吃山珍海味、穿高档衣服,让她像小公主一样长大,见过更多世面的女孩子才会高贵典雅。尤其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方面从不吝啬,无论是什么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好的,对孩子有求必应,甚至给其打造出奢侈的生活环境,可是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真的好吗?

金钱充裕的“富”,很有可能会培养出一个骄纵、挑剔、禁不起任何打击、不能自立的柔弱女儿;而概念更为博大的“富”——精神上的“富”,才真的会带给女孩子一生的富足、一生的幸福。

动辄近4000元一件的迪奥小风衣、1500元一个的小包包、近9000元的进口推车、1200元左右的羊皮学步鞋……尽管售价不菲,但是这些儿童用品的销量却很不错。“女儿就是要“富养”,从小穿奢侈品,生活水准和眼界就会高。”这是不少追随儿童奢侈品的妈妈们喊出的理由。但在专家看来,“富养”并不是让孩子过“奢侈”的生活。

披着巴宝莉风衣的小女孩,她的卧室里有书吗?妈妈会给她买和年龄相符的精彩的绘本,引导她进入知识的王国吗?妈妈会抱着她讲睡前故事、为她打开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吗?这个时代,物质来得太容易,而精神逐渐匮乏。如果妈妈“富养”长大的小女孩身着锦衣华服,却对精神世界的愉悦和宁静一无所知,那只是个毫无灵魂的洋娃娃—这应该也不是妈妈们刷卡买下奢侈品时的初衷吧?

孩子刚出生时,妈妈应知道,母乳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;爸爸需明白,幸福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,对妻子的爱就是他对孩子最好的爱。当孩子慢慢大了,能陪他们一起看大自然的美景,参观博物馆,徜徉书的海洋,与他们一起感受人类的历史和文明;分享他们的快乐,接纳他们的不足,理解他们的悲伤,保守他们的秘密,在无助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拥抱,并能说一句妈妈永远爱你。这样“富养”出来的孩子,一定是精神上的“贵族”,这样的孩子,能说他们不是幸福的吗?

然而对于一些妈妈的“富养”育儿观,赞成者并不多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,“你会给孩子买奢侈品作为礼物吗?”4成网友坚决反对,表示不会给孩子买奢侈品,仅1成网友表示愿意。

尽管一些爸爸妈妈在孩子的礼物或日常用品上出手阔绰,7成网友却表示,不愿意让孩子的生活太过奢侈,一年内给孩子购买礼物的总金额会控制在1000元以下。其中,玩具、零食、绘本、文具是家长送得最多的节日或生日礼物。

 

“富”并不完全指金钱

网上经常有网友在BBS上讨论穷养富养的问题,一般世俗一点的说法是,富养就是要让女儿吃好用好,开眼界,以后不会贪图小利,被小金钱所蒙骗,面对诱惑能坚持自我。

其实,富养的“富”,指的不止是金钱,除了物质财富,还有精神财富。宋默在《男孩穷养,女孩富养》一书中说:“富养女孩,并非惯养女孩,而是要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,精神上丰富其思想,”她认为富养的真正内涵是“气质高贵”。富养的女孩见多识广,优雅聪慧,并且独立自主。

父母和谐的婚姻关系以及对孩子的尊重是最好“奢侈品”

穿戴“奢侈品”就是富养?如此富养的孩子眼界就会不同?青少年问题专家和心理学家均表示反对如此的养育方式。他们指出,所谓的“富养”更多的是年轻父母一种自我心理需求的满足,这种观念其实在发达国家已经过时,且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。从儿童心理学上说,父母和谐的婚姻关系,以及对孩子的充分尊重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好“奢侈品”。

孩子是家长心头的宝贝,当然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条件,但是,“富养”并非只是物质方面,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。有自信的心态,有开阔的眼界,有明确的判断力,有自己的思想,这样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