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 > 正文

“成人玩笑”是如何玩坏孩子的?

发布时间:2016-10-10

许多家长非常喜欢逗孩子,这也是作为父母的乐趣之一。不少的成年人,看见别人阳光、可爱、漂亮的孩子,经常也是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,有意无意地开一些成人间的玩笑。如果本着让孩子开心的角度,那还是不错的,等于是和孩子做一个有趣的游戏。可是,假若成年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开心,或者想看孩子父母的笑话,则属于丑陋行为,人品很低下。

这也是许多成人不以为然的地方,认为是无伤大雅的。可是,这些所谓的“成人玩笑”,从为人处事的角度看,也是最好不要的。因为,他们从来没有想到,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了众多的伤害。最可气的是,孩子的父母出于面子或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不仅没有及时制止,有时候还帮助别人“欺负”自己的孩子。

我们借助几个典型的例子,来认识一下:

例1:带孩子外出,遇到熟人,双方热情地打招呼。对方逗孩子说:“什么时候去我家玩儿呀?我那有好多好吃的东西!”一般情况下,家长喜欢说“回头一定去!”。于是,孩子就开始期盼,可那知道那只是成人间的客套,完全无实际意义,这种“虚”的东西也是未来孩子不守信和不遵守承诺的原因之一。

这种中国人习惯的客套话,当带着孩子的时候,尽可能不要说。平常父母都教育孩子不要说假话,可你“承诺”的事情最后不实现,那不是家长在说谎话吗?这种冲突让孩子知道,家长也是说谎的,大人答应的事情就可以不去做。所以,成人的示范下孩子很快就会模仿,当某次因为说谎惩罚孩子时,孩子只会感觉非常不公平,根本认识不到错误。

例2:带孩子遇到一帮熟人,追着孩子问“爸爸亲不亲妈妈?”、“爸爸妈妈晚上在不在床上打架?”、“爸爸妈妈是不是一起洗澡”等类似的问题。对于孩子而言,基本是不设防的,知道什么就会说什么,丝毫没有感觉到恶意。当孩子回答了这些成人之间的玩笑后,在旁人哄笑中孩子会被弄得这样莫名其妙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真话会被笑话。

孩子不知道这种取笑不是针对他们的,他们只是一个被使用的工具而言。这不仅使孩子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,也会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。而习惯开这样玩笑的成人,也暴露出其丑恶的嘴脸,和内心充满窥探别人隐私的不良习惯。所以,建议大家不要借孩子来取笑其家长,这会给孩子家长带来许多纯属不应该有的坏影响,孩子被捎带“捉弄”后,可能使自信心丧失,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取笑会采取说谎方式,严重的还导致孩子不愿意和人进行交往。

例3:带孩子外出,遇到熟人,对方摸着孩子的头,戏弄或亲昵地说“我儿子/女儿这么大了?”,这种借孩子来开成人间的玩笑,孩子是不会理解的,反而会非常奇怪,怎么又出来一个爸爸或妈妈?难道我不是亲生的?如果是异性成人之间说这个,则有明显占便宜的因素在里面了,甚至说是一种侮辱。

表面上,这种玩笑是和孩子无关,但实际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。如果这个人和孩子很熟悉,问题稍微小一点,假设比较陌生的话,对孩子的安全感就有很大的打击,特别是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。一般情况下,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很大,当有外人说自己,或变相说自己不是父母的孩子时,其心理结构就容易混乱,感觉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不要自己的,自己是一个讨厌的孩子。

例4:带孩子参加同学聚会,大家兴奋地叫起绰号来。大家可想而知,在学校里面的绰号能有几个好的,不是动物园就是垃圾回收站,如“哇,耗子下小耗子了!”。当孩子听到有人这么怪异地叫自己和父母,而父母还兴高采烈地应答,就会感觉这样说是很正常的,是表示友好的方式,根本不会察觉绰号是玩笑和取笑的方式。

这种玩笑对孩子起到非常不好的示范效果,家长不能掉以轻心。许多人认为孩子只接触一次,问题不大,其实不然。孩子天生对引起别人注意力的事情非常关注,几乎是“活学活用”,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这是错误的事情,他们只是根据应答人的反应来看话的效果。所以,绰号这种引起不良习惯,应该是和孩子说脏字一样处理的。

这种玩笑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许多,成人在社会化交往过程中,经常有一些“出格”玩笑,尽管不是很好,但基本大家都能一笑置之。成人之间的玩笑,适当进行也是很好的友情润滑剂,但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,就有违玩笑的本意,是恶意的取笑了。可问题是,当着幼儿的面,相互进行成人玩笑,或借孩子对成人的信服,以及利用孩子的天真无邪,来故意取笑或者捉弄孩子父母的方式,虽然玩笑的主体不是孩子,但还是有一点过了。

面对开玩笑的朋友或熟人逗自己孩子,家长往往怕对方说自己不吃逗,拉不下脸来让对方停止这种成人间的游戏,更不好意思去指责对方。可是,难道作为家长,你宁愿保留他人的情面,而不惜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打击和被戏弄?说实话,这些人用龌龊的心态来捉弄未通世事的孩子,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!这对孩子的认知会造成很大的误解,当父母改正孩子的这些认知时,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。

从孩子的角度看,虽然这些成人玩笑没有对着孩子,但孩子会感觉自己被“戏弄”或“嘲讽”的,这种玩笑是孩子所不能理解与接受的。由此会对成人有了不信任的心理,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,甚至是产生耻辱感和恐惧心理,害怕和别人相处,进而变得孤僻。如果家长遇到类似的问题,要及时和孩子沟通,进行及时补救,避免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上留下阴影。

所以,家长比较正确的处理方法是,首先不应该带孩子去一些完全成人娱乐的地方,其次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,要事先表明立场,不许他们再逗弄孩子。虽然这样做看上去有些得罪朋友,但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来,这是微不足道的。所以,成年人都要注意这一点,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别人的孩子,都不要当面开成人类的玩笑。

 

转自 井中月blog